找到相关内容2766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泉州宗教——佛教(下篇)

    庵、接待,依次有“五月,泉州路承天寺、水陆寺、法石寺、招福寺”;“八月,泉州路开元寺、封崇寺”;“九月,泉州明心寺”;“看四大部经泉州清源洞”;“接待往来僧众泉州楞伽接待、清源齐支洞”;“点长明灯泉州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7332787441.html
  • 圣者龙树菩萨略传

    一如既往地护持正法长达四十年之久,并令正法越发兴盛。自此依次直至大善见尊者之间的七代付法藏师(传承释迦牟尼教法的最初七代祖师:饮光 [迦叶尊者]、庆喜 [阿难尊者]、麻衣 [奢搦迦尊者]、小护 [近护]、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8501588763.html
  • 大圆满法加行 因果不虚(2)

    的大小来分,比如杀生——因嗔恨心而杀生的,生起嗔恨心的程度非常粗重;因贪心而杀生的,贪心非常粗重;因愚痴而杀生的,愚痴非常粗重,这是上等品。还可以依次分为中等品和下等品。还有...

    达真堪布 开示

    因果|大圆满法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8/08445788914.html
  • 直道录

    依次传,或越次传,或乱传,或始终只在一经不传,难辨。或当汗吐下,或不当,或当急当缓,难辨。或变症百出,难辨。差之毫厘,生死系焉,故不服药为中治也。   且仲景“麻黄”、“桂枝”二汤,后人不敢用,易老...

    袾宏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23142389462.html
  • 论师的中有观

    内涵与定义如何?以下依次讨论之。   一、中有   有部论师将有情轮回生死的过程,分为本有、死有、中有、生有等四有。“本有”,是生有与死有间的生命体。有情从入胎的刹那(生有)起,一直到生命结束的刹那...

    悟殷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11350389877.html
  • 论师的业力观

    :“唯心、心所,及诸色法,有异熟因及异熟果”(大正27.96中),以及有外道执:“所造善恶业,无苦乐果”(96中)等。归纳众说,大致可分为二:一、业力是心心所法说,二、业力通于五蕴说。以下依次介绍。 ...

    悟殷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11350389878.html
  • 论师的“时间”观

    构成三世差别。   《大毗婆沙论》中,唱说“世体是常论”的,被论主称为“譬喻者分别论师”。“譬喻者分别论师”是那一个学派?论主何以用“譬喻者分别论师”这个辞汇呢?以下依次说明。首先,说明“世体是常”...脉络与异同关键,有助于读者以简驭繁地学习部派论义。其于本刊连载之相关论文,深受教界之重视。近将其相关著作,编为《部派佛教系列》全套四部,依次为(一)实相篇、(二)业果篇、(三)修证篇、(四)诸部论师之...

    悟殷法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11350589881.html
  • 神会与妙悟

    之不足故磋叹之,磋叹之不足故永歌之之,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也”,在《毛诗序》作者看来,诗的产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宣发,情感的宣发,往往通过吟咏来写作甚至舞来依次表达,而吟咏有助于诗的意境升华...

    袁济喜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21991571.html
  • 持诵《普贤行愿品》速得成就的道理——益西彭措堪布

    生化乐天,又从化乐天依次往下,生到四天王天;四天王天寿命穷尽,又往上升,渐次生到他化自在天。这样上上下下在六欲天七次受生,随意享受快乐。最后命终生到人间,出家修道,得辟支佛果。(《贤愚经》)   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

    普贤行愿品|普贤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10/16373791663.html
  • 经典与诠释——论朱熹的诠释思想

      潘德荣:经典与诠释——论朱熹的诠释思想   提要:在中国经学史上,朱熹是第一个相对集中地谈论过阅读和诠释的方法论的学者。理是他的哲学体系的本体论概念,也是其经典诠释的形上依据。本文原义、作者原意与读者所悟之意是理解过程中三个依次递进的阶段,理解的目标就是这三种意义的整体圆融和谐之理。语言解释与心法理解是其诠释的基本方法。朱熹所代表的这种诠释传统,对于我们构建中国现代的诠释理论有着...

    潘德荣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6554592062.html